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3章 被贼惦记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第二类,便是举荐。

訾官和举荐,就是此时官员选拔的主要手段,以及官员人员最大的预备役来源。

相比起只需要交钱和政审的訾官,举荐的门槛无疑要高很多。

其一曰:察举,二曰:征辟。

西汉初的察举,包括贤良方正,孝廉,饱读经书之博士门徒这三种。

贤良方正,被举荐者多为官员,偶有平民;举荐贤良方正的诏书,普遍会带有‘直言极谏’四字,亦有‘举贤良方正,以正朕之不逮’的字样。

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贤良方正,普遍指敢于直谏,能救治时弊的俊杰。

这样的人,在被足够等级的高官,如郡守、郡尉等两千石官员举荐之后,会迎来皇帝的面谈策文,需要针对国家的政治现状,写出一篇符合现实,并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文章,谓之:策论。

这就使得,任何妖魔鬼怪,都将在那份名为策论的答卷下现出原形:究竟是真有才华,还是草包一个。

如果有才华,皇帝自然会不吝重用;如果是个夸夸其谈的草包,温柔一点的皇帝会给个名誉博士的名义荣养起来,暴躁一点的,估计就要牵连举荐人了。

这也是举荐出身的官员人数奇少的原因——对于那些高管而言,不举荐相安无事,举荐了还要担心被怪罪,蒙上一层识人不明的污点,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?
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~

不过,若是被举荐者确有奇才,对国家做出了贡献,得到了皇帝的重用,那举荐人也是能沾光的——且先不提作为被举荐人,那个跃过龙门的小鲤鱼会感恩戴德,谨记举荐者的‘知遇之恩’,单是‘慧眼识英才’这一点,就能为举荐人捞取足够的名望了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dingdian007.com

(>人<;)